一般我們都把元宵作為春節(jié)的結束,每個地方對于元宵都有不同的習俗,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有關元宵的一些習俗以及飲食方面的禁忌。元宵節(jié) 此日夜晚民間舉行燈會賞燈、吃元宵、鬧社火、耍龍燈。有的縣市有新媳婦忌觀娘家燈的習俗,說:“看了娘家燈,要死老公公。"但也有的地方是日 新熄婦一定要同娘家住,謂之“躲燈”。又忌正月十五有風、雪、雨、霧。如是,則主年景不好。諺云:“元宵有燈光,人畜都安康;有風又有雪, 人病牛亦折"。
元宵節(jié)當日我們都有吃湯圓的習慣,由于湯圓比較甜膩,有些人群在飲食方面需要多加注意,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人群都需要注意些什么?
老年人
老年人多有消化功能減退,牙齒脫落,而且吞咽反射也比較遲鈍,可能會因急速吞咽而引起元宵卡喉,導致呼吸困難,甚至造成窒息,所以老年 人吃元宵一定要細嚼慢咽。
嬰幼兒
3歲以內的嬰幼兒是不適合吃元宵的。由于糯米比較黏,1歲以下的孩子很可能將元宵黏在食道而阻塞呼吸道,1到2歲的孩子不容易嚼碎元宵餡中 的花生。另外,小兒消化功能較弱,吞咽反射尚未發(fā)育完善,即使大一些的孩子吃元宵時也不能急于整個吃,以防不測。
糖尿病患者
不要吃甜餡元宵,可改吃咸味湯圓。如果把元宵當點心吃,就一定要減少正餐中主食的量。
心血管病、高血壓病患者
應盡量少吃這種難以消化的食品,如果吃得太飽并吹到冷風,這類病人就容易引起急性心絞痛、心肌梗塞等。
潰瘍病患者
吃元宵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,加重對潰瘍面的刺激,嚴重者可誘發(fā)胃出血、胃穿孔等。
胃腸消化功能不良者
元宵是由糯米面做成的,黏性較大,不易消化,食后可導致胃痛、胃脹、噯氣、反酸甚至腹瀉。
急性胃腸炎患者
春節(jié)期間很多暴飲暴食的人易患急性胃腸炎,這時候如果多吃元宵反而會加重胃腸道負擔。
元宵一過我們的年味也就走遠了,飲食方面我們還是需要一直注意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