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的“雙11”,都會成為人們重點關注的話題。今年的“雙11”即將來臨,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(tài)化,消費者線上購物習慣已經形成!半p11”購物節(jié)歷經10多年浮沉,各大電商平臺攜手把“雙11”概念推向。在推動消費提質擴容的同時,也從一個側面再次印證了中國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。
雖然平臺銷售額翻了數(shù)番,消費者的選擇也更加豐富,但不容忽視的隱患也在增加,流量大盤日益枯竭、促銷模式失去新鮮感、中小商家生意越來越難做、短視頻等新興電商平臺崛起……平臺依然在積極造勢,但用戶卻開始冷靜,商家的態(tài)度則呈兩極分化。一些改變已在悄然發(fā)生。如今,消費者權益保護權重上升,“雙11”理念內核也開始隨時勢變化。直播電商興起,新老電商的觸達路徑縮短,內外因素催生,今年各平臺都在“做減法”,精簡活動機制,回歸消費初心,力爭讓消費者獲得更加實惠、輕松、愉快的狂歡式購物體驗。
簡單粗暴轉向精耕細作
“雙11”以往之所以會受到如此多的關注,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,各大平臺、商家用瘋狂補貼的方式來吸引用戶、轉化用戶。隨著互聯(lián)網用戶增長速度放緩,電商平臺陷入流量焦慮,僅依靠簡單粗暴的方式來獲取、轉化用戶的發(fā)展模式,開始愈發(fā)失去效力。
一方面,各大平臺、商家已經難以負擔持續(xù)高額的補貼;另外一方面,相對于簡單意義上的蠅頭小利,消費者們更加愿意享受到更好的服務,買到更加稱心的產品。
今年“雙11”,多個平臺已經公布活動規(guī)則,它們在發(fā)揮自有特色基礎上,紛紛出臺勝于往年的優(yōu)惠力度吸引消費者。往年考驗消費者的“燒腦游戲”今年消失,更多強調“滿減”“打折”。
今年天貓“雙11”預售將于10月24日20時開始,相較此前縮短了預售時間,讓消費者們不用再熬夜。優(yōu)惠力度為跨店每滿300元減50元,是近年來折扣力度大的一年。京東延續(xù)往年傳統(tǒng),從10月20日開始,依舊分為預售期、現(xiàn)貨預熱、開門紅、場景期、高潮期和返場期6個階段,直到11月13日結束,活動周期比天貓更長。
新興電商平臺的氣勢也絲毫不輸。代表性的是抖音和快手。抖音10月24日進入“雙11”,首次開啟預售定金,贈送商城消費券,舉辦抖音商城超值購、抖音商城低價等活動。抖音還利用自身在短視頻、直播上的優(yōu)勢,開啟短視頻任務賽、好物直播間等活動;針對品牌和頭部主播,舉辦品牌嘉年華、大咖直播間,且提供上億的流量扶持。
今年在提高消費體驗方面,各平臺也推出了一些方便消費者的舉措。例如,淘寶、天貓、蘇寧易購等多家電商平臺宣布升級價保服務。淘寶天貓方面表示,針對此次“雙11”活動期間的價保服務規(guī)則做了升級,從以往付款后15天內價保,改為付款/付尾款后至11月11日活動結束后15天內全程價保,即付款日至11月26日,較長價保時間從15天延長至27天。消費者購買帶價保標識的商品,在價保期內,若同一商家的同一商品一旦出現(xiàn)降價,都可以發(fā)起價保申請,申請退差價,打消“早買吃虧”的顧慮。
淘寶還上線了多地址合并下單功能,結算購物車時,可以直接給不同商品添加不同地址,再合并到一個訂單里下單。這意味著今年“雙11”期間消費者湊單將更加自由。